国家奖学金是为了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、努力进取,在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方面全面发展,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。
榜样似灯,照亮求知征途;初心如磐,激发拼搏力量。我们共同见证2023-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奋斗历程,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携手同行。愿成理工程学子以鸿鹄之志勇攀学术高峰,以笃行之态投身实践创新,让核工业精神在校园中永续传承。
个人简介
「罗馨」
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与传媒系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,汉族,共青团员。
获奖情况
曾获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;
学校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称号;
四川省大学生“综合素质A级证书”;
四川青年志愿“一星级”志愿者称号;
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全国二等奖,获得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三等奖,第四届四川省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省赛三等奖;
担任管理与传媒系团总支办公室副主任,确保活动顺利进行。作为团总支办公室负责人和教务办助理,工作认真。
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累计志愿时长177小时,积极参与“返家乡”、“七彩假期”等社会实践和学校志愿活动,如蔷薇花活动、核酸检测、防诈宣传等。
优秀事迹
鸿鹄之志,初心使命
思想方面,积极乐观,与时俱进。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我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,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永远保持与时俱进,认真学习党的路线,拥护党的领导方针政策。
我要求自己不断进步,大一的时候,我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递交了申请书。目前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。我时刻要求自己,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向先进看齐,时时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时刻关注国内外新闻,了解和学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。
梦想种子,逆境萌芽
我的故事,始于一个普通的小镇,那里没有璀璨的灯火,却有着最质朴的温暖和对知识的渴望。家庭的清贫并没有成为我前行的阻碍,反而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的决心。大学,对我来说,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殿堂,更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。
入学之初,我就立下了日标: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,更要通过努力争取每一份可能的荣誉,为家人争光,为自己铺路。大一那年,我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不懈的努力,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。这份荣誉,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,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,也让我深刻体会到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真谛。它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认可,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。那一刻,我更加坚定了要在工商管理的道路上深耕细作的决心。
我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,正确掌握学习技巧,积极进取,不投机取巧,上课认真听讲,不早退、不旷课。虽然我加入了系部门但我仍然以学习为重。即使工作再忙,我也坚持这个原则。我严格要求自己,利用工作之余全身投入到学习中,向同学、老师请教学习问题、积极讨论、深入学习,做到集思广益、广开思路。
经过自己2年的努力,我的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2年综测排名第一、28门专业课90分以上、四川省综A证书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曾经努力的身影,是深夜反复修改竞赛方案的坚持。然而,我深知真正的成长不在于奖状的数量,而在于每一次突破自我的勇气。经过这2年,我有了很大的收获。但我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取得的成绩,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,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,学好专业知识,找到一份好工作,以报答社会,报效祖国。
求知若渴,勤学笃行
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是工商管理专业的灵魂所在。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,我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与实践活动,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自我超越。
获得过精创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;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三等级;四川省人力资源省赛三等奖;记得那次企业竞争管理全国大赛,我和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分析对手,不断的参加网赛,和网上的对手不断地切磋,最终我们获得了全国三等奖,虽然未能登顶,但那份并肩作战的经历,让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,也深刻理解了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道理。
志愿之光,照亮心灵
在追求学业与竞赛成就的同时,我始终不忘回馈社会,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。从大一开始,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。蔷薇花开志愿宣传,防诈骗志愿宣传,“返家乡”、“七彩假期”等社会实践。每一次志愿服务都让我感受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满足。
2024年夏天,我报名成为宜宾市某社区暑托班的志愿者教师。班里有个叫小宇的男孩,总是独坐角落,作业本上满是涂鸦。通过社区了解得知,他父母常年在外务工,性格内向敏感。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孩子,我想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给他们上课,让他们开心的学习,寓教于乐,我决定尝试“游戏化教学”。 我将课堂设计成“闯关模式”:背一首诗可获“知识金币”,帮助同学能积累“爱心积分”。小宇对“积分兑换小礼品”产生了兴趣,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。一次手工课上,他用黏土捏出一只歪歪扭扭的小狗,怯生生递给我:“老师,这是你上次讲的‘团队合作’……”那一刻,我眼眶发热。结业时,小宇在留言卡上写道:“老师,我以后也想当志愿者!”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:志愿服务的意义不仅是付出,更是用专业知识创造价值。
100多小时的志愿时长中,我策划了“管理学启蒙小课堂”,带领孩子们模拟“微型企业”,用情景剧讲解“团队分工”。当看到孩子们从腼腆到自信的转变,我更加坚定了“以商科智慧服务社会”的理想。
逐梦不息,未来可期
回望过去,从国家励志奖学金到国家奖学金的跨越,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,更是对我坚持梦想、勇于探索精神的褒奖。每一次挑战,都让我更加坚信,只要心中有梦,脚下就有路。
未来,我将继续秉承“勤奋、创新、奉献”的精神,“强核报国,创新奉献”的核工业精神始终铭刻于心。不仅要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,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。青春是一场美丽的旅行,而我,正行走在逐梦的路上,以勤筑梦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我相信,青春最美的模样,是为理想躬身力行,为社会传递微光。只要心中有光,脚下就有无限可能,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加精彩的明天!
以笃行铺就求知之路,用奋进点亮卓越之光。我们以国奖获得者为榜样,心怀梦想,勇敢追光,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未来!